數週前,微軟對其全線Xbox Series主機及多款週邊設備實施全球漲價,同時確認部分節慶檔期遊戲將以80美元定價推出。此前不久,PlayStation已宣布在特定市場調漲主機售價,任天堂則在調高Switch配件價格的同時推出首款80美元遊戲。
這些關稅驅動的價格調整已正式生效,但要透過零散的新聞追蹤全行業多項漲價情況,仍令人感到有些混亂。為釐清Xbox宣布後的市場狀況,我諮詢了多位產業分析師關於這些市場變動、對未來一年遊戲支出的潛在影響,以及是否預示產業危機。好消息是:沒有任何主要遊戲平台面臨存亡威脅。
但令人擔憂的現實依然存在——玩家得為全面飆升的遊戲成本做好準備。
定價飆漲背後因素
我向分析師們提出的首要問題很根本:是什麼促使微軟突然實施如此大幅度的價格調整?獲得的共識答案是關稅——尤其是美國政府變動的貿易政策,加上持續上升的生產成本。
「考慮到Xbox主機在亞洲生產,這些價格調整無可避免,」Kantan Games的Serkan Toto博士指出,他補充說明微軟藉當前經濟情勢,策略性地選擇一次性全球調漲而非分區漸進調整。
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、《SuperJoost Playlist》通訊作者Joost van Dreunen認同此觀點:「微軟選擇一次性全面調整定價而非零碎更動。這種做法能將消費者反應集中於單一新聞周期,同時在日益服務導向(硬體主要作為接入點)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定位。」
其他分析師強調,微軟積極的時程規劃讓合作夥伴能提前應變,消費者也得以在關鍵節慶季前調整預期。Alinea Analytics的Rhys Elliott指出,雖然數位內容不受關稅影響,但提高軟體定價有助平衡硬體生產成本的上升。
產業分析師們強調除了關稅外,還包含通貨膨脹、供應鏈挑戰與競爭定位等多重因素。Ampere Analytics的Piers Harding-Rolls說明:「近期PlayStation價格調整與預期的Switch 2定價,為微軟的行動創造有利條件。即便漲幅顯著,Xbox在主要市場仍保持明顯價格優勢。」
競爭影響與消費者衝擊
關鍵問題在於:PlayStation是否會跟進類似定價調整?分析師普遍認為可能性極高,特別是在高階遊戲定價方面。
「這只是開端,」Elliott預測。「隨著任天堂與Xbox確立80美元遊戲定價,將引發全面跟風。市場數據證實消費者對提前遊玩與特殊版本的高溢價接受度驚人。」
Niko Partners的Daniel Ahmad指出PlayStation已在美國以外地區實施區域漲價,暗示美國可能是下一站:「儘管索尼與微軟對美國市場調價有所遲疑(考量其重要性),但我們預期PS5可能跟進Xbox的價格調整。」
市場韌性與支出轉移
儘管對價格承受力存在疑慮,分析師們仍認為產業將消化這些變化。多位專家提到微軟持續轉型服務導向模式,正是為這類市場條件所做的戰略布局。
「硬體銷量可能下滑,但服務收入應能補足,」Harding-Rolls觀察。「預期2026年推出的《GTA 6》無論在何種定價環境下都將強勁提振市場。」
分析師預測整體遊戲支出將保持穩定,但可能出現消費重新分配:
「消費者可能轉向更精準消費,將預算投入訂閱服務、折扣組合包或成熟的線上服務型遊戲,而非全價單獨發行作品,」Newzoo的Manu Rosier指出。「總支出可能持平,但各類型的分配比例將改變。」
各地區可能出現差異,美國作為最大主機市場與主要關稅來源國,受到的衝擊可能更明顯。新興市場或許展現更強韌性,特別是在印度與東南亞等地區。
正如Circana的Mat Piscatella總結:「當前市場不確定性使精準預測異常困難。隨著娛樂類別的 discretionary budgets(可自由支配預算)全面緊縮,消費者可能更傾向免費遊戲與既有遊戲庫。考量當今經濟波動,預測誤差範圍已達到史無前例的寬度。」